好看的言情小说,好看的小说完本推荐,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 http://m.jshgsx.cn Fri, 09 May 2025 06:59:1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5.16 福州律師分享:銀發上班族能否享有工傷待遇?法院:我國工傷認定法律法規未將超齡勞動者排除在外 http://m.jshgsx.cn/?p=13342 Mon, 21 Oct 2024 03:01:11 +0000 http://m.jshgsx.cn/?p=13342 在我國,達到退休年齡的“銀發一族”勞動者再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由于超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構成“勞動關系”,他們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與適齡勞動者享受的有何差別?近期,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涉超齡勞動者的工傷保險資格認定糾紛案。

2022年1月1日,56歲的張某某入職某物業公司從事清潔、保潔工作,雙方簽訂了為期一年的《雇傭合同》。2022年10月22日,張某某在推垃圾車處理垃圾的過程中遭受交通事故傷害,經診斷為左足骨折。

后張某某向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人力資源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市人力資源保障局依法受理并調查。經查全國社會保險信息比對查詢系統,市人力資源保障局未查詢到張某某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記錄。因此,市人力資源保障局認定張某某受到的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屬于工傷認定范圍,并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

但某物業公司對這一認定不服,認為張某某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與其公司系勞務關系,發生由他人引起的意外傷害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張某某受傷不應認定為工傷,故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工傷認定決定書。

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系工傷保險資格認定糾紛。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同時參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人社部發〔2016〕29號)第二條規定,工傷保險制度并沒有明確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即勞動者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依法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并且,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納入《工傷保險條例》保障范疇,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復》(〔2010〕行他字第10號)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公傷亡的,能否認定工傷的答復》(〔2012〕行他字第13號)的精神。

故本案中,張某某進入某物業公司工作時雖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其并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其發生工傷事故,具有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因此,法院最終判決駁回某物業公司的訴訟請求。

該案經二審后維持原判,現已生效。

■法官提醒

根據工傷認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并不必然影響工傷認定,這有利于保障超齡勞動者的工傷保險權益。用人單位應當認識到,對于聘用的未辦理退休手續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超齡勞動者,不能以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規避工傷保險責任。

本案也警示用人單位應主動提高參保意識,充分保障超齡勞動者的工傷權益,依法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包括已享受和未享受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單項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更好地分散自身用工風險。

來源:人民法院報

]]>
福州律師分享:未給員工買保險,工傷怎么賠? http://m.jshgsx.cn/?p=12552 Wed, 03 Jul 2024 07:13:13 +0000 http://m.jshgsx.cn/?p=12552
近日,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案。此案的審理結果給用人單位提了個醒:依法繳納工傷保險不僅是對勞動者權益的基本保障,也是分散用人單位風險的重要支撐。
員工受傷,引發工傷保險待遇訴訟

2021年5月28日,李宿(化名)入職一家漁具公司,從事半成品動物肉質皮(一種魚餌)的清洗工作。漁具公司沒有與李宿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李宿每月工資平均為2844元,漁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向其支付。
2021年10月17日下午,李宿在工作過程中不幸發生事故,這才“暴露”漁具公司一直沒有為李宿購買工傷保險。
當時,李宿在使用氣槍吹干動物肉質皮,不慎彈傷右眼。隨后,他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所有醫療費用均由漁具公司承擔。李宿出院后未再回到漁具公司工作。
2023年3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李宿的事故傷害進行了認定,確認其所受傷害屬于工傷范疇。同年6月29日,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一步評定李宿的傷殘等級為九級,并確定其停工留薪期從2021年10月17日起至2022年4月16日止。
此后,李宿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工傷賠償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23年7月作出裁決,要求漁具公司一次性支付李宿各項工傷賠償費用共計9.7萬余元,包括停工留薪期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勞動能力鑒定費以及檢查費等。
漁具公司不服該仲裁裁決結果,向欽北區法院提起訴訟,堅稱其與李宿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請求法院判令其無需支付李宿任何費用。
存在勞動關系,公司承擔全額損失

欽北區法院審理后認為,經仲裁及另案審理,生效的法律文書已經確認李宿與漁具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漁具公司關于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辯解,法院不予采納。根據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漁具公司作為用工主體,未為李宿繳納工傷保險費,因此在李宿發生工傷事故時,應由公司承擔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若公司不支付,則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并由公司日后償還。

關于停工留薪期待遇,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李宿在停工留薪期間的原工資福利待遇應保持不變,由漁具公司按月支付。考慮到李宿的停工留薪期為2021年10月17日至2022年4月16日,共計6個月,扣除漁具公司已經支付的2個月工資,漁具公司還應支付剩余4個月的工資,共計1.1萬余元。

關于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李宿九級傷殘,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應獲得9個月的本人工資作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因此,漁具公司應支付李宿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5萬余元。

關于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在勞動合同終止或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李宿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應為3.1萬余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應為2.5萬余元。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工傷職工的勞動能力初次鑒定費用及因鑒定產生的相關檢查費用,應由用人單位承擔。因此,漁具公司還應支付李宿因勞動能力鑒定而產生的鑒定費250元和檢查費用502.9元。

不久前,欽北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漁具公司應支付李宿停工留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鑒定費和檢查費總計8.3萬余元。

目前,該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法官說法

工傷保險是保障勞動者權益與分散用人單位風險的雙重保障。在該案中,企業未能履行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的法定職責,這不僅增加了企業自身的用工風險,而且忽視了經營風險的有效防控。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企業在面對員工意外傷害時,無法得到保險的賠付支持,從而承擔更大的經濟負擔。因此,企業應充分認識到依法繳納工傷保險的重要性,不僅是對勞動者權益的基本保障,也是對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

法條鏈接

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63條的規定追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欽北區人民法院、廣西高院
]]>
福州律師分享:公司:已提供崗位,六級傷殘也得來上班!看法院怎么判 http://m.jshgsx.cn/?p=12075 Tue, 30 Apr 2024 02:23:18 +0000 http://m.jshgsx.cn/?p=12075
案情簡介

孫某于2021年3月21日受傷。2021年4月18日,淄博市人社局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孫某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2023年3月26日,山東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鑒定孫某的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為六級,無生活自理障礙,停工留薪期為24個月。孫某停工留薪期結束后,A公司分別于2023年4月、5月、6月多次通知孫某返崗,并提供操作工(原崗位)、門衛、保潔崗位供孫某選擇。孫某以“眼睛尚在恢復之中,左眼無光感,喪失視力,現右眼怕光,視力驟降無法工作”為由,向A公司請假。A公司不予準假,堅持要求其返崗,并自2023年6月起拒絕支付傷殘津貼。孫某無奈,申請勞動仲裁,淄博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23年7月作出仲裁裁決:自2023年6月起,A公司按照2823.9元/月為孫某發放傷殘津貼,截止時間為A公司應當發放孫某傷殘津貼條件喪失之日止。A公司不服,訴至法院,要求不支付孫某自2023年6月起的傷殘津貼。另查明,孫某因傷多次赴山東省眼科醫院檢查,較法院開庭前最近一次檢查為2023年10月10日,檢查結果為“裸眼視力 右眼0.08 左眼NLP”,診斷證明建議“注意休息”。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依據上述行政法規規定,結合查明的事實,孫某被鑒定為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六級,其目前醫院診斷結論為“裸眼視力 右眼0.08 左眼NLP”。裸眼視力NLP表示無光感視力,即代表完全失明,而右眼視力僅0.08。從常理判斷,該種傷情目前無法達到一般人能夠正常上下班并提供勞動的程度,且A公司為孫某提供的操作工(原崗位)、門衛、保潔等工作崗位明顯對視力均有較高程度的依賴,在此情況下,A公司未提供有效證據證實孫某目前的身體狀況足以勝任上述工作崗位,或A公司可為孫某提供更為合適的工作崗位,因此,本案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的情形,A公司應當依法按照法定標準即本人工資的60%向孫某支付傷殘津貼,直至支付傷殘津貼的條件喪失。據此,一審判決:一、原告A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為被告孫某發放2023年6月、7月、8月、9月傷殘津貼(以2823.90元/月為標準),并自2023年10月起以2823.90元/月為標準為孫某發放傷殘津貼,直至發放傷殘津貼條件喪失之日止;二、駁回原告A公司其他訴訟請求。A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傷殘津貼是對工傷員工不能工作的工資損失的補償。工傷員工被鑒定傷殘級別的,按照不同的傷殘等級,可獲得相應的傷殘津貼。傷殘津貼的支付標準如下:工傷員工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保險基金每月按照以下標準支付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同時,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員工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勞動關系保留,首先由用人單位適當安排工作,如果可以安排工作,工傷員工通過上班獲得工資,不再領取傷殘津貼;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放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工傷員工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工傷保險條例》沒有規定勞動者可以獲得傷殘津貼,這意味著法律認為此時的勞動者仍然具有勞動能力,勞動者在停工留薪期后可恢復工作,通過上班正常獲得工資。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不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否則應補足差額。工傷員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同時還要注意,傷殘津貼不是一成不變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
司法實踐中,常見勞企雙方因傷殘津貼的支付產生爭議的案件,本案即是如此。本案涉及到《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的“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情形的認定。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工傷員工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勞動功能障礙,傷殘等級已經較高,雖不至于直接退出工作崗位,但個案傷情、恢復程度因人而異,是否能夠勝任由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不能一概而論,故由該條款進行兜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可以最大程度保護工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或者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要正確的理解這一條款,筆者認為,首先,對于工傷員工來說,上述規定并未賦予工傷五級、六級員工在選擇保留勞動關系時,對用人單位提供適當工作崗位的單方拒絕權,否則工傷員工可以任意的拒絕提供勞動去享有傷殘津貼,這與我國憲法規定的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義務相悖,不利于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因此,在用人單位已提供適當工作崗位的情況下,勞動者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提供勞動。只有在用人單位難以安排工作的情況下,才按月向工傷員工支付傷殘津貼。這里的“難以安排工作”,應當指依據工傷員工的傷情恢復現狀,不能勝任原工作,也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提供的其他適當工作。用人單位是否提供了適當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一是工傷員工是否能夠勝任所提供的工作崗位;二是工資待遇是否符合該崗位的一般標準并能夠保障工傷員工的基本生活;三是存在同時符合條件的多個崗位的情況下,雙方是否協商確定了對工傷員工來說最適合的崗位。如果用人單位未履行提供適當工作崗位的義務,工傷員工難以從事相關勞動,則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傷殘津貼。
本案中,孫某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視力僅為0.08,常理判斷,孫某現有傷情對基本的上、下班安全問題都不能保障,何況到A公司提供的操作工、門衛、保潔這些對視力要求較高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勞動。因此,一、二審法院作出上述判決,要求A公司依法向孫某支付傷殘津貼,以維護孫某的合法權益。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員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員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來源:張店法院
]]>
福州律師分享:社保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能否向第三人追償? http://m.jshgsx.cn/?p=12001 Tue, 23 Apr 2024 02:19:02 +0000 http://m.jshgsx.cn/?p=12001 近日,陜西省寧強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侵權的第三人行使追償權的案件,判決由侵權人償還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醫療待遇39079.50元。
2018年12月10日,王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與宜興某機械有限公司的職工許某某發生交通事故,致許某某受傷。2019年1月29日,宜興市人社局認定,許某某受到交通事故傷害構成工傷。同年7月,許某某提起健康權糾紛訴訟,要求王某某賠償醫療費等各項損失,經宜興市人民法院判決,王某某賠償許某某272313.93元。
判決生效后,王某某未履行給付義務,宜興市人民法院調查王某某無財產可供執行,遂裁定終結執行程序。后許某某向宜興市社保中心申請工傷保險待遇先行支付。宜興市社保中心核算支付許某某工傷保險待遇醫療費用38539.5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40元,并通知王某某償還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未果,釀成糾紛。
法院經審理認為,工傷職工因侵權人負全部責任的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經法院判決侵權人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但法院執行后侵權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被終結執行,工傷職工未獲得醫療費用賠償的,社保經辦機構可以先行支付工傷保險醫療待遇,并向侵權人追償,遂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由于保險責任與侵權責任是不同的救濟方式和法律關系,職工由于侵權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的有權獲得工傷保險待遇,而侵權人的責任不能因職工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免除,但侵權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除外。
本案的侵權人由于執行不能并未向受害人支付醫療費用,應償還社保經辦機構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醫療待遇,侵權人在償還后可以核減相應的民事侵權賠償款項。因此,不論工傷職工是否向侵權人提起民事訴訟,只要未獲得民事賠償的,社保經辦機構均應當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后向侵權人或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追償,以充分保障工傷職工取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來源:中國法院網?
]]>
福州律師分享:勞動爭議案件中,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金能否抵扣單位應支付的工傷保險金? http://m.jshgsx.cn/?p=11967 Thu, 18 Apr 2024 07:18:07 +0000 http://m.jshgsx.cn/?p=11967
案情簡介

2019年10月郭某到甲公司工作,甲公司為郭某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但是并沒有為其繳納工傷保險。2020年6月郭某在工作期間受傷住院。人社部門認定其為工傷。2021年11月保險公司向郭某支付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金20萬元。2022年8月19日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郭某的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為柒級,無生活自理障礙。郭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各項工傷待遇615719.79元。仲裁機構裁決甲公司支付郭某395382.4元,后雙方均不服裁決,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本案中郭某與甲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甲公司未給郭某辦理工傷保險,郭某之損傷已被認定為工傷,故應由甲公司向郭某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本案爭議焦點是:保險公司向郭某支付的意外傷害金是否應在甲公司應向郭某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中予以扣除?
法院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并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為職工購買商業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不因此免除其為職工購買工傷保險的法定義務,職工獲得用人單位為其購買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賠付后,仍然有權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故本案中保險公司向郭某支付的意外傷害金20萬元,不應在甲公司向郭某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中予以扣減。一審判決后甲公司提起上訴,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實踐中很多單位存在用工不規范的情形,未給具有勞動關系的職工購買工傷保險,導致發生工傷事故后企業要自行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情況,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企業購買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不能抵扣企業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理由如下:
一、從工傷保險的性質分析。《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由此可見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是其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如企業可以通過為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獲賠的保險理賠款抵扣其對職工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賠償,則相當于企業可以通過為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而替代繳納工傷保險的法定義務,這顯然與《工傷保險條例》的立法目的相悖。
二、從意外傷害保險的性質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與其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該條明確企業為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時,受益人只能是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如企業為職工投保意外傷害險后可以直接在工傷保險賠償責任中扣減該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款,則企業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受益人,有悖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立法目的。
三、勞動者可以獲得雙重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根據該條規定,如果被保險人的生命、健康遭到損害,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可獲得雙重賠償,此時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之間及被保險人和第三者之間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此時不適用財產保險中的損失填補原則,勞動爭議案件不同于侵權糾紛案件,亦不應適用損失填補原則。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六十二條?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九條?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與其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
第四十六條?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
來源:沂水法院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 日韩 国产 在线 | 欧美专区第一页 | 亚洲影视在线 | 自拍中文字幕 | 一本到视频 | 日韩 欧美 亚洲 | 午夜视频在线网站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激情 | 欧美一级第一免费高清 | 午夜看片在线 | 特黄色一级片 | 四虎剧场| 日韩在线综合 | 日韩在线激情 | 四虎影院免费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 | 青青青在线视频国产 | 天堂中文在线网 |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免费观看 | 日韩第一页在线观看 | 天天天天添天天拍天天谢 | 桃花久久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 伊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婷婷伊人五月 |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四虎.com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日本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三级成人三级 | 青草青草伊人精品视频 | 日本韩国三级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图区 | 日韩福利网 |